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

石獅,永寧城隍廟

 距前一博文時間已接近1年😔,寫blog是需要毅力的。沒有人氣的blog更是如此。

 對於城隍,石獅本地閩南語稱為“雄公”,應該是源於“城隍公”三字閩南語的連讀吧。石獅城隍源于永寧,後分身一位於市區老街。此外尚有眾多分舵在世界各地,當然澳門也有,隱藏於祐漢第二街22路巴士總站旁的小巷子裡。澳門另有一本地城隍在位於望廈的觀音古廟隔壁,不曉得兩家是否會打架尼。廟前廣場直達大路,應是近期增修,高端大氣,可能是TG政府為了統戰需要,因為呆灣有許多分舵,時常過來進香拜訪,門面小太顯得寒酸,沒法招待客人。


正門照,旁邊有地頭蛇的拉客摩托車,門左側尚有抗倭大砲一尊。


大門右側巨石上有民國時期靖國軍碑文一方。



靖國軍科普(來自維基百科):1917年7月,北洋軍閥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後,拒絕恢復國會與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》。出於對共和的維護,孫文發起護法運動並受到唐繼堯支持,唐將滇軍改組成「靖國軍」,自任總司令,其實是利用「護法」之名實行擴張。半年後川軍熊克武部和黔軍袁祖銘部前來投靠遂與之聯合,唐任「川滇黔靖國聯軍」總司令。次年 2月所屬部隊進入成都,終於掌控四川全省。與此同時,陝西湖南福建等省部分軍事首領,亦以「靖國」相號召,唐繼堯以八省聯軍總司令自命,使滇系軍閥的聲威達到了頂點。

大門頂上招牌有三:其一為“敕封忠佑侯”,其二為“永寧衛城隍廟忠佑侯”,其三為“永寧福地”(澳門‘蓮花寶地’)。最顯眼的就是那款綠色聖旨了。明朝開始賜封各地城隍爵位,“京都爲明靈王,府為威靈公,州爲忠佑侯,縣為忠佑伯”。永寧衛指揮使,官階二品,規格較高,故永寧城隍之神敕封“忠佑侯”。


門左右各有一方大字,右首雷厲,左首風行,可惜不知出於何人之手,顏色上紅下綠,也不知有無深意。



進門後大門上方有城隍廟之特色配備:巨型算盤一副。城隍廟的宗旨是揚善懲惡,吿誡眾人不能做壞事、不能不講誠信。早算晚算,人世間所有的賬早晚都會算清楚的。據説不管有多難算的賬目、多大的冤屈只要讓這算盤算一算就“清楚”了。


大門後對聯:




各種牌匾





兩廂有黑白無常,我最喜歡的人氣選手,此處必須特大顯示,以示尊重:




放遠看面前供桌上可見轉帳二維碼,網絡時代,城隍也得與時俱進,轉帳對象是看廟的永寧地頭蛇。不曉得所得是否全部用於維持城隍廟呢,希望那幅大算盤算的清楚。





下圖為兩年前初見,現在鳥槍換炮生色不少。有信徒爲其重塑金身。




城隍本尊及判官:


此外配祀二十四司、四上將軍、三夫人以及衙役差官,修建雄偉壯觀,規制完備,一派封建王朝州府衙門的缩影。